“世界水日”聚焦湖北最大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织就千余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惠及12万户村民
发表时间: 2024-03-23 06:04:30 作者: 化粪池
原标题:“世界水日”聚焦湖北最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织就千余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惠及12万户村民
这样的美景得益于湖北省最大的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武汉市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覆盖黄陂区2000余个自然村,建设内容包括180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596座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3万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惠及村民约12万户。
3月19日,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刘桥村内,鱼塘沟渠波光粼粼,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延伸到居民家门口,一派生动的乡村图景。
难以想象,3年前的刘桥村,还是一片杂乱的景象。“以前,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直排边沟,特别是夏季,河水变臭、蚊虫滋生。”谈到以前,村民张大爷连连摆头。
2021年,改变正式开始。与城市相比,农村存在点多面广、居住分散等特点,而污水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实现2000余个自然村污水的集中治理,必须摸清底数、从零开始。
“在总体思路上,项目在人口密集和分散的村湾,分别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以1800多公里的污水管道连接起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处理设施,织起一张巨大的污水处理网。”中建三局绿司项目生产经理贾乐介绍。
治理方向确定后,项目团队保持着每组每天至少踏勘一个村湾的速度,两个月内,完成了覆盖2261平方公里、12万居民的项目存量情况摸排。
摸清实情后,项目联合街道、村委集中开会给村民做工作,每家每户的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都可以通过下水管道统一收集,随后经主管道汇入各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后统一达标排放。
该花园占地约一百平方米,园内种植有红叶石兰等乔灌木,石板小路尽头,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全封闭建筑掩映其中。
“花园下方约2米深的地下空间内,其实是一座全速运作的迷你污水处理站。”项目技术负责人彭秀达介绍,该村63户人家产生的污水首先会进入格栅井过滤,随后依次进入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等4个处理池,经水解、酸化、吸附、代谢等一系列生化反应后达标排放。
而记者看到的灰色“小房子”,则是重达3吨的封闭式厌氧处理间。不同于常规的到场拼装,其采用装配式工艺,由中建三局汉南装配式工厂统一制作而成,不仅处理污水冗余量更大,且采用复合型玻璃钢作为原料,与常规碳钢相比,不仅强度更高、更耐腐蚀。
据悉,该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为10吨,最大日处理量则可达15吨。处理后的水达到了湖北省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据介绍,在与刘桥村情况相似的密集村落,该项目铺设了680余公里地下污水主管网,安装了600余座地埋式一体化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污水在这里集中深度净化,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进入沟渠。
建设方案方面,则因地制宜——在地势相对平缓的村湾采用地埋式一体化设备,而在地势高差较大、地质为岩石的村湾采用地上式一体化设备。经过绿化改造,这些污水处理设备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在常住人口少、居住分散的非环境敏感区,项目建设了3万余座分散式处理设施,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就近就地使用。
此外,为运营好如此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座污水处理设备都安装了感应器,各种运行数据实时显示在项目运营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自动报警,同时还能实现一键远程操控。
据悉,项目预计今年8月全部投用。未来,其将完善黄陂区农村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和终端处理,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入村、到户,彻底改变农村污水直排、处理设施无人看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成为黄陂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一环。
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符号之一。武汉市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5条河流交错纵横。越来越美丽的水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众多高颜值的生态产品。
作为在鄂能源环保类央企,中建三局绿司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通过多个水环境工程,担当共抓大保护的工作使命职责,形成流域治理的“武汉样本”和“武汉模式”。
漫步东湖绿道,勾勒出世界级“城市绿心”的风采。这一生态之美的背后,是该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武汉大东湖深隧系统的持续保障。
2020年该项目通水运行后,全新的智慧运营系统、健康监测系统、无人机巡线系统和水下机器人担当深隧的“脑”、“心”、“眼”、“手”,四大核心系统的数字孪生智慧深隧平台,实现项目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深隧实时保驾护航,服务大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
净水厂上建公园、河道边上绿如茵、降雨天气不积涝、污水脏水没踪影……该公司建设的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稳定运行1年有余,慢慢的变多市民享受到这项生态工程带来的绿色福利。
上述两条河流曾是武汉汉口主城区的重要河道,黑臭问题一度凸显。2022年8月,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以“污涝同治、河岸同治、水城同治、多方同治”为治理理念,以“雨污分流+节流调蓄”为治理手段,从根本上实现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实现两河清流碧波重现,惠及人口超256万人。
而在梁子湖畔,由该公司实施的武汉市江南区域应急供水系统工程(梁子湖应急水厂)鏖战正酣。该项目致力解决武汉江南区域在以长江为单一水源背景下的应急供水问题,同时优化供水格局,为武汉市提供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应急供水系统模式,水厂建成后将优化现状跨区域调水的供水模式,大幅节约供水成本,确保武汉长江以南区域660万人应急供水安全。